比特币MVRV比率回落至长期均值:历史或将重演,BTC能否再创辉煌?
比特币MVRV比率目前已回落至长期平均值,这一现象曾在历史上引发强劲的看涨行情。
近期,比特币价格在经历4月下旬的显著反弹后,市场进入了短期的不确定性阶段。从4月19日的84,466美元飙升16%至5月2日的97,938美元高点后,比特币价格进入横盘整理期。
过去两个交易日中,比特币出现盘中下跌,市场信号显示今天可能迎来第三次回调,目前价格徘徊在93,901美元左右。尽管如此,链上指标仍显示出潜在的看涨趋势正在酝酿。
比特币MVRV比率重回看涨区域
最重要的信号来自比特币MVRV比率,该比率目前已回归至长期均值1.74。根据到Glassnode的数据,这一水平通常被视为市场整合阶段的重置区域。
比特币MVRV比率 | Glassnode从历史数据来看,这种回调通常会降低未实现收益,为新的看涨周期奠定基础。例如,在2024年8月,比特币MVRV比率也曾降至这一水平,随后市场迎来了强劲的上涨趋势。从2024年9月至11月,比特币连续三个月录得正收益。
这一轮上涨延续至12月,唐纳德·特朗普总统胜选的乐观情绪推动比特币价格创下108,364美元的历史新高。尽管比特币在峰值附近经历了3.17%的回调,但市场整体表现依然强劲。
值得注意的是,比特币 MVRV Ratio最近再次回到1.74,这表明市场可能正在进行类似的重置,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趋势。
作为背景信息,MVRV比率衡量市场价值与已实现价值之间的比值,帮助投资者判断比特币是否被高估或低估。当比率下降至均值时,通常表明市场进入稳定阶段,并具备进一步上涨的潜力。
其他支持看涨前景的链上指标
除了比特币MVRV比率外,其他几个链上指标也为看涨前景提供了支撑。目前,流通中的比特币供应中有88%仍处于盈利状态,主要集中在95,000美元至100,000美元区间购买的投资者。
88%#bitcoin供应仍然有利润,买家的损失集中在95,000美元 - $ 10万美元的范围内。该指标也从其长期平均值中反弹,表明投资者的期望很广泛而没有广泛的投降。pic.twitter.com/fL2oDrP0BR
- 玻璃节点(@GlassNode)2025年5月5日
这一分布表明大多数持币者仍处于有利位置,市场并未经历大规模的投资撤退。更重要的是,盈利能力指标也从长期均值中恢复,显示当前调整是健康的,而非恐慌驱动的抛售。
此外,已实现损益比率已回升至1.0以上。这表明卖方目前总体上正在实现利润而非亏损。这一信号还显示市场需求足以吸收获利压力,为潜在的市场复苏提供了积极支持。
比特币已实现损益比率 | Glassnode比特币市场分析呈现分歧
与此同时,市场分析意见存在分歧。化名分析师Bitbull对市场保持坚定的看涨态度。在其最新的日线图评估中,他指出比特币已突破了下跌楔形模式。
$ btc看涨
从掉落楔子中突破
•清洁结构 •强大的动力
目前正在重新测试突破区(蓝色圆圈)。
下一条腿可以将我们送入130k+。
低于86K的无效。pic.twitter.com/EHygDNE3dp
- bitbull(@akabull_)2025年5月5日
他强调,突破具有强劲动能,并指出比特币目前正在重新测试突破区域,这可能为下一轮上涨奠定基础。Bitbull推测,下一次集会可能将价格推升至130,000美元以上,但若比特币跌破86,000美元,则下行风险将显著增加。
另一方面,知名市场分析师、Moon Capital创始人卡尔·穆恩(Carl Moon)则持谨慎态度。他观察到,比特币在4小时图上出现了楔形形态的破位,这通常是看跌信号。
(责任编辑:基金数据)
-
一味地关注幸福的追求实际上会让我们更加不开心。...[详细]
-
不过,杨国强爱看书,过年亲戚给五毛钱压岁钱,他从不吵吵买鞋,而去废品回收站挑一大摞旧书拿回家看,什么《三毛流浪记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封神演义》、《呐喊》,是书就行。...[详细]
-
听起来似乎很温和,没有颠覆任何东西。...[详细]
-
第三口锅:融资了就可以财务自由 想通过融资来获得财务自由的,要么是骗子,要么是傻子。...[详细]
-
注:本文由U传播平台Lady_Jeline原创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,否则禁止转载!(原文链接:http://www.uchuanbo.com/article/catid_22/show_173.ht...[详细]
-
“为什么不呢?”杨宁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,“已经尝过最鲜美的味道了,还能放弃吗?” 三、失败后的抉择:创业者的字典里没有“容易&rdq...[详细]
-
付完以后就可以用我那套系统了,当时用了一个概念国外的叫做SaaS。...[详细]
-
Joe后来跟我说,国际象棋对于自己战略思维的训练和后来的创业成功,意义非凡。...[详细]
-
正如你所见,所有的推理都站得住脚,都是基于事实,客观评判的,之所以会有三种不同的估值方法,也许你会简单的归结为:「不就是风险厌恶程度不同而已嘛。...[详细]
-
但事实却是,公司大股东很早就已经开始大量抛售股票了。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