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talik Buterin 新作:以数学模型解析 L2 网络阶段划分的合理性
原文来源: Vitalik
编译: Odaily星球日报(@OdailyChina)
译者:Wenser(@wenser 2010 )
编者按:关于以太坊 rollup 安全性三个阶段的讨论一直是社区关注的重点。这不仅关系到以太坊主网及 L2 网络的运行稳定性,也直接影响 L2 生态的真实发展状况。近日,以太坊社区成员 Daniel Wang 在 X 平台提出了一项 L2 网络 Stage 2 阶段的新命名标签 #BattleTested。他认为,只有当代码和配置在以太坊主网上线超过 6 个月,并且总锁仓价值(TVL)持续超过 1 亿美元(其中至少包含 5000 万美元的 ETH 和主要稳定币)时,L2 网络才能获得这一称号。该称号还将动态评估,避免潜在的“链上鬼蜮”问题。随后,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与分析,Odaily星球日报编译如下。
L2网络的三大阶段:从治理投票结构看安全性演变
以太坊 rollup 安全性的三个阶段可以根据安全委员会对无信任组件(即纯加密或博弈论机制)的覆盖能力来划分:
-
阶段 0:安全委员会拥有完全控制权。可能有一个运行中的证明系统(Optimism 或 ZK 模式),但安全委员会可以通过简单多数票机制推翻其结果。因此,证明系统仅起“咨询性质”的作用。
-
阶段 1:安全委员会需要 75%(至少 6/8)的批准才能覆盖运行中的系统。必须存在一个法定人数阻止子集(如 ≥ 3 名成员)在主要组织之外操作。因此,操控证明系统的难度较高,但并非完全不可逾越。
-
阶段 2:安全委员会仅能在可证明错误的情况下采取行动。例如,当两个冗余证明系统(如 OP 和 ZK)出现矛盾时,安全委员会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答案,而不能随意生成其他响应。
以下图表展示了安全委员会在不同阶段的“投票份额”:
三个阶段的治理投票结构
一个关键问题是:L2 网络从阶段 0 转向阶段 1,以及从阶段 1 发展到阶段 2 的最佳时机分别是什么?
不立即进入阶段 2 的唯一有效理由是对证明系统的信任不足——这是一种合理的担忧,因为证明系统由大量代码构成,一旦代码存在漏洞,攻击者可能窃取所有用户资产。对证明系统的信心越强(或者对安全委员会的信心越弱),就越有动力推动网络生态向后一个阶段迈进。
实际上,我们可以用简化的数学模型量化这一点。首先列出假设:
-
每个安全委员会成员有 10% 的“单独故障”可能性;
-
将活跃性故障(拒绝签署或密钥不可用)与安全性故障(签署错误事项或密钥被黑)视为同等可能事件。假设“失败”的安全委员会成员既签署了错误事项,又未能推进正确事项;
-
在阶段 0,安全委员会判定标准为 4/7,在阶段 1 为 6/8;
-
我们假设存在一个单一的整体证明系统(与 2/3 设计机制相对,安全委员会可以在两者意见矛盾时打破僵局)。因此,在阶段 2,安全委员会的存在无关紧要。
基于这些假设,考虑到证明系统崩溃的特定概率,我们希望最小化 L2 网络崩溃的可能性。
以下是通过二项分布计算得出的结果:
-
如果每个安全委员会成员有 10% 的独立故障概率,则在阶段 0 中,至少 4 个成员在 7 个中故障的概率为 ∑
(责任编辑:白银TD)
-
“我家乡有很多生意人,开几个小店,一辈子安安稳稳,那才是生意。...[详细]
-
最后我们问RailYatri创始人,会不会印度的火车运行效率逐渐提高,使得实时状态查询的服务不再有需求?这位四十多岁的印度精英缓缓摊开双手,给了我们一个“你在跟我开玩笑吗”的迷...[详细]
-
这两年,他们迫不及待地跑到台前来,高喊着颠覆传统、改变世界。...[详细]
-
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,但它的名字却让人困惑—明明表面温度高达430℃几乎没有液态水,为何被称为水星?这与古代天文观测、文化传统以及命名逻辑密切相关。水星为什么叫水星
很简单,既然百度搞了这么个筛选机制,筛选掉谁就成为关键了...[详细]
-
真正的“超级预言家”会善用情绪,同时排除偏见。...[详细]
-
” 王涛也谈到,根据主观意向编辑的短视频可以有效植入广告,“如果做赛事集锦,没办法投广告。...[详细]
-
第二是所有问题先找本质和核心,这个之前说过很多遍,比如:金融的核心是风控,金融的本质就是“永远用你的钱,为比你更有钱的人服务!” 再举个例子,电动汽车是一个词组,从语法上...[详细]
-
2007年6月,niconico的效仿者Acfun成立;2009年6月,Bilibili也正式成立。...[详细]
-
我们当时已经有很好的构想,包括该如何模拟政府的系统、该如何联合操作……但每次把东西做出来后,很难找到人给我们反馈信息。...[详细]
-
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我们那个时候其实刚刚完成A轮融资没多久,实际上拿钱并不合算,不过我们认为他们可能会给的资源,最后觉得合算才接受的,实际上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真正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资源...[详细]